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报

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处理分析

2014/6/23 10:27:53      点击:
 

                             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处理分析

       “免、抵、退税设计精巧,原理挺简单,但加上进料加工(还要考虑购进发与实耗法)、单证是否齐全(纸质单证、电子数据)、特准退税(有的需要参与免、抵、退税计算)、年终清算(2004年终清算采用不完全滚动法有所进步,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彻底取消年终清算)就变得异常复杂,随之而来的账务处理更让很多企业摸不着头脑,全国各地税务机关的不同理解也让企业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本文根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结合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要求,提出了免、抵、退税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开这团乱麻,使企业在有效规避税收风险的同时,用好用足国家税收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自1996年实行全国统一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先后纳入国家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目前是国家税务总局三大核心应用系统之一。软件为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开发,统一免费发布企业使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7.X软件是2005年最新版本,适用于全国生产型出口企业办理2004年年终清算及2005年退税申报,全国出口企业可通过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企业端技术支持网站——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www.taxrefund.com.cn)免费下载使用,并由该系统的开发商大连龙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提供技术支持。本系列文章将根据全国各地同仁的反馈进行跟踪整理,并在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发表,全面详尽的解释请参阅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编著的《出口退税从入门到精通立体图书系列》之《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从入门到精通》。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等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计算出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出应退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计算出免抵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 
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产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 
(一)对本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蓝字或红字) 
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